水处理行业迎来新拐点 三大利好提速分散式布局
从当年的集中式和跨流域融 合,到后来的专业化、精细化,再到如今的分散式。无论水处理走势如何变换,分散式的内核精髓已经并将继续影响着水处理行业的成长轨迹。
早在几年前,分散式污水处理仍处于蓝海阶段。这是一种包括湿地、好氧工艺(MBR、BCR)、厌氧工艺(UASB等)在内的可持续性水处理技术,结合治理标的的实际情况与水处理设备运行设施。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分散式污水处理在实现运营灵巧、占地紧凑的特点之余,亦能满足当地水资源回用的循环需求。
国内水处理综合服务商近年来也一直深耕其间,探索分散式技术方案如何为水处理提升价值。只是,当下的水处理产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拥抱分散式这一技术路径。当前,水处理行业正处于理性成长的关键节点,一方面低价竞争等行业顽疾仍然困扰着水环境治理,既是资源又具备良好投资效益的治理标的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源于供给变革的趋势,水处理设备制造下降的压力,向专业精细发展的需求,水处理行业步入到凸显品 牌化的精耕细作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水处理产业作为环保新增长持续良性发展?如何确保年新增治理项目保持在一个稳定合理的发展态势?这都亟需应用技术、商业模式等创新体系驱动整个产业。
分散式意味着水处理由量向质的转变。
当跨流域治理兼具多个治水项目,需用统一管理;当水处理设备多元繁复,难以对数据进行单一化分析利用;当运行的水处理设备难以分散的数据信息;当各类项目建设呈现“孤岛”现象,难以进行有效写作。这些都需要以分散式技术为核心,提升传统水环境治理项目与设备运营管理效率,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分散式意味着水处理趋于精细化态势。
无论是污水处理设备的高精度、水环境治理期间的高精度,还是数据采集的高精度、对流域环境质量实时监测的高精度。正是分散式应用方案的落地,使得治水综合服务能准确捕获流域动态,获得更为精 准的分析数据,同时助力打造水环境治理生态圈。
通过量体裁衣的测量手段,通过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拟定的技术路径,按照流域特色选取合理的污水处理设备,智能化设计与建设管理方式助力提升治水效率。不论是在污水处理设备方面新增智能化应用,使其适时感知流域环境;还是在项目建设期间进行“一对一”式运行,分散式思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可进行基于不同环境下的对症运维,这也正是精细化治理的基础,是进一步提升治理效率的必要前提。
分散式意味着水处理趋于个性化治理。
如今与地形、水文特征相伴的分散式处理趋于定制化态势。无论是针对流域环境中河湖资源进行分析研究,还是选择合适的水处理设备以及应用路径;无论是提升对应的治理技术效率,还是探索因地制宜的混合策略,正是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应用,让水环境治理能够更为精 确的契合流域需求,并提供与之对应的整体解决方案,释放治水品 牌化效益潜能。
因此,在改善农村污水处理治理、平衡流域治理与供需侧需求、打通综合流域治理需求供给方面,分散式路径可以给污水处理带来新气象。(以上内容转载于慧聪水工业网)